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
癌癥是指機體內某種體細胞失去正常的調節控制,不斷增殖,同時有不同程度的分化障礙,并常侵犯鄰近組織或轉移到遠離部位的一組疾病,隨著癌癥發病率的增加,目前已成為中老年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而癌癥病人在發病前,后伴發的精神神經障礙已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
- 目錄
-
1.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有哪些典型癥狀
4.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應該如何預防
5.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的常規方法
1.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癌癥伴發精神障礙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軀體各系統的癌癥伴發精神障礙,其發生原因尚不明了,考慮與心理因素有關,癌癥患者患病前多有不良性格特征,如過分壓抑,不善發泄,患癌癥后在原有不良性格基礎上產生精神心理障礙,另外,癌癥所致的非轉移性因素,如癌腫分泌特殊的神經毒素或激素可對中樞神經造成損害,以及癌腫轉移的局部浸潤使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等也與精神障礙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二、發病機制
癌癥伴發精神障礙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遺傳,化學,物理和病毒感染等因素都與癌癥的發生有關,許多研究證明,心理因素在癌癥的發病率中起著重要作用,動物實驗表明,長期置身于高度緊張的環境中,接種致癌病毒的小鼠的患病率顯著增加,對癌癥病人的調查,在發病前常有緊張生活的經歷,特別是喪失和分離及與此有關的情緒緊張因素,如長期焦慮,被壓抑的憤怒,絕望,悲傷等負性生活事件密切相關,此外,患癌病人多有一定的性格特點,如敏感,多疑,急躁,被動,依賴和內向等,心理與癌癥發生,發展的中間機制推測可能有3個方面:
1、不良的情緒因素改變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狀態,使大腦電場不斷產生短路,發出錯誤的密碼指令,導致細胞突變而致癌。
2、心理應激引起內分泌變化,從而抑制了防癌所必需的免疫反應。
3、長期,消極的情緒可損害下丘腦功能,從而降低了免疫功能,癌癥伴發的神經精神癥狀,除心理機制為主引起的功能性情緒,認知障礙外,癌癥的直接浸潤或轉移于中樞神經系統;癌癥晚期并發感染,引起的循環和代謝障礙;抗癌藥物的毒性作用等也是產生神經精神障礙的原因。
2.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由于癌癥患者本身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機體代償功能降低,對手術創傷、麻醉、缺氧等耐受性差,術后易發生嚴重的并發癥。癌癥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不但給患者帶來了痛苦,也進一步損傷了人體的免疫力、抗感染力,使得癌癥有可乘之機,發生復發轉移。
癌癥病人在患病治療期間不僅要忍受放化療的痛苦,往往還要承受多種癌癥并發癥所帶來的痛苦,最常見的就是惡心、嘔吐、脫發、骨痛、疲乏、抑郁、對治療的恐懼感等。
3.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有哪些典型癥狀
1、心理適應性反應:癌癥患者常產生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反應,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
(1)震驚與否認期:癌癥病人在得知病情后,大多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初始十分震驚,茫然不知所措,進而對醫生診斷產生懷疑,否認患癌癥。
(2)憤慨期:怨天尤人,憤怒,怨恨,對患癌癥氣憤,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憤恨不已,甚至產生敵意。
(3)急切求醫期:四處求醫,求神卜卦,乞求上帝,為延長壽命求助于“游鄉郎中”或“神婆巫醫”,有的則盲目樂觀,認為是早期癌癥,可幸免于死。
(4)抑郁期:隨著病情惡化而出現抑郁,失望或絕望,常哭泣,憂郁,少語,厭世等,新近的一個對癌癥病人情緒調查中發現伴有焦慮,抑郁障礙者分別高達45%,48%。
(5)接受期:自知死亡將至,向家屬及親友交代后事。
2、抑郁情感:出現絕望感,罪惡感,無價值感及厭世觀念等,有的出現“明樂暗悲”的矛盾心理。
3、焦慮性情感:可出現驚恐發作或廣泛性焦慮障礙,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終日,難以自控。
4、精神分裂樣表現:在癌癥發展過程中,一些病人表現為情感淡漠,思維貧乏,生活懶散,可有聽,視幻覺及妄想等。
5、譫妄狀態:可有神志不清,定向不佳,理解,判斷困難和感知覺障礙,以及言語行為紊亂等。
6、癡呆綜合征:腦功能受到嚴重侵害時可出現癡呆,記憶力,計算能力,理解力以及抽象思維和判斷能力減退。
4.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應該如何預防
當癌癥確診后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要給予針對性指導,輔以安慰,支持及疏導,消除其緊張不安心理,消除不良的情緒因素可以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保持正常狀態,有助于預防精神障礙發生。
5.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在確診時,除依靠其臨床表現外,還需借助輔助檢查。本病符合原發病的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具備原發病輔助檢查陽性依據。
6.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病人的飲食宜忌
減輕或消除病人對癌癥的恐懼感,要千方百計增加病人的食欲,經常更換菜肴品種,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調配。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7.西醫治療癌癥伴發的精神障礙的常規方法
預防:當癌癥確診后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要給予針對性指導,輔以安慰、支持及疏導,消除其緊張不安心理。消除不良的情緒因素可以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保持正常狀態,有助于預防精神障礙發生。
1、心理治療:應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對病人應給予精神上的安撫,即做好耐心解釋、安慰、疏導、鼓勵等,進行有關癌癥的健康教育,解除其疑慮,增強對治療的信心,以消除顧慮、緊張、敏感或抑郁。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計劃。
(1)醫患信任原則: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
(2)接受原則:詳細詢問心理、軀體障礙的有關病史,明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并向患者講明治療的必要性,使其主動接受治療。
(3)支持性原則: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性格不堅強者掩蓋病情;對性格堅強有理智者可如實報告病情,消除不利情緒,鼓勵患者與疾病頑強斗爭。
(4)保證原則:對與患者心身癥狀有關的不良心理因素及性格缺陷應做好解釋、說明和保證工作。
2、精神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樣癥狀可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如利培酮、奧氮平等;對焦慮癥狀可采用抗焦慮藥如丁螺環酮、艾司唑侖(舒樂安定)等;對抑郁癥狀可采用抗抑郁藥如氟西汀等;對處于譫妄狀態的患者應保持安靜的環境,減少外界刺激,專人護理,防止自傷和傷人。